根据2025年5月的市场行情,一次性电子烟的进货渠道已呈现多元化与合规化趋势。主流渠道可分为以下几类:
1. 合规供应链平台:国内电子烟交易需通过全国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完成。企业需持有生产或批发许可证,方可从平台采购持有资质的品牌产品,如悦刻、思摩尔等头部企业的合规产品线。
2. 区域性分销网络:部分省级烟草商业企业设立分销中心,针对零售商提供区域性集采服务。例如,广东、浙江等电子烟产业聚集区设有合规仓,支持小批量、高频次补货。
3. 出口转内销渠道:部分企业通过海外市场生产调味电子烟,利用灰色渠道回流国内。但此类货源存在合规风险,且价格优势已因监管收紧而减弱。
4. 代工合作模式:中小零售商可与具备代工资质的厂商(如东莞、深圳的工业雾化设备服务商)建立直接合作,定制合规基础款产品,单次起订量通常在5000-10000支。
5. 国际市场采购:东南亚、欧洲等地的合规产品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间接获取,但需注意跨境物流成本及各国成分标准差异。例如,欧盟TPD认证产品价格较国内同类高20%-30%。
当前市场特点:合规成本推高进货价,基础款单支成本已从2023年的2.5元升至3.8元;渠道管控趋严,无证企业面临断供风险;头部品牌通过区域代理限制跨区调货,加剧渠道壁垒。建议零售商优先选择平台直采或与本地合规厂商合作,规避政策不确定性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万泉烟舍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